为进一步深化对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解,提升教育教学水平,2025年3月25日,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在南州食堂415室举行学习会议,深入研读董事长彭鸿斌博士的著作——《梦想与实践》和《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此次会议由数理教学部副主任陈玲主持,各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围绕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成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夯实教育理念,筑牢梦想基石
会议第一部分聚焦《梦想与实践》。陈主任率先发言,强调该书不仅是彭董事长办学思想的结晶,更是我校教育模式的方向指引。她指出,重庆移通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她鼓励教师们以此为镜,不断反思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基础数学教研室主任叶彩虹老师随后朗读书籍扉页,引导大家走进书中思想世界。她表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思考: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能为社会创造怎样的价值?重庆移通学院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在交流环节,傅璐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她认为,重庆移通学院倡导的“完满教育”给予了学生成长的无限可能,让他们能够在学术、实践、创新等多个领域施展才华。周雯静老师则对比了不同高校的评价体系,认为我校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更加符合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探索教育创新,打造应用型人才摇篮
会议第二部分围绕《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展开。陈主任结合书中观点,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体系的挑战,并强调重庆移通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不局限于传统的学术导向,而是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锻炼成长。她指出,未来的教育竞争,不仅仅是科研成果的竞争,更是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而我校正是在这一赛道上独树一帜。
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边梦柯老师随后发言,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深刻剖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短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即便是日常教学中的点滴努力,最终也将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物理教研室主任龙林老师则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强调了“同理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学生,理解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他的话引起了在场教师的深刻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心去陪伴和引导他们。

在后续的交流中,谢国庆老师提出,目前许多高校仍然奉行“唯分数论”,而重庆移通学院的模式则打破了这一桎梏,为更多学生提供了逆袭的机会。他认为,作为教师,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耐心引导他们,因为有时候老师的一个鼓励,就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童画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对教学路径的思考,她指出,在大多数高校聚焦学术竞争的环境下,我校的教育模式更加务实,更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廖其力教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强调了“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应减少批评,用正向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在温暖的氛围中成长。田坚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听课的感悟,他表示,在廖教授的课堂上,面对学生或同行教师的提问,廖教授总能迅速、精准地回应,这背后是长期的积累和充分的备课,值得所有教师学习。
此次学习会议内容丰富、讨论深入,不仅加深了数理教学部教师们对学校教育理念的理解,也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陈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重庆移通学院始终坚持特色办学,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她号召所有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重庆移通学院找到自己的未来。
未来,数理教学部将继续践行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助力重庆移通学院成为全国应用型高校的典范,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这场学习会议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场关于教育未来的深刻对话。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事业必将迈向新的高度!

图片:李雪枫,蒋宁节
撰稿:宋美伦
审稿:李雪枫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