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秋阳正好。2025年10月9日至12日,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骨干教师一行37人,在陈玲副主任的带领下前往海南三亚天涯蓝海度假酒店,参加以“生成式AI与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创新”为主题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秉持“教育为基,质量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教研强师,创新驱动”为行动指南,聚焦数智技术与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逻辑严谨、思维活跃、团结共进的教学团队。

团队破冰·以协作凝聚育人合力
为增进团队融合,激发参与热情,培训于10月9日下午率先组织了素质拓展活动。活动伊始,陈主任作动员讲话,强调了培训期间的安全与纪律,并希望大家在协作中尽快熟悉,凝聚团队向心力。随后,在部门工会小组组长龙林老师与安全稳定联络员谢国庆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教师们通过“谁是卧底”的思维交锋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室内游戏后,由党支部副书记刘亚涛和基础教研室主任叶彩虹组织大家在户外进行“打沙包”游戏,欢乐的追逐中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团队成员打破了学科与教研室的界限,为后续高强度的教学研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名师引领·以AI重塑课堂新范式
10月10日,部门邀请到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山东省教学名师刘洪霞开展专题讲座。上午场围绕“数智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主题,从知识图谱构建、大语言模型应用、智慧课堂实施与数智评价体系四方面,系统梳理数智赋能教学框架,并创新性提出“师-生-机”三元协同教学新范式,强调数智技术是重构教学流程、重塑师生角色的关键力量,为参训教师搭建数智教学理论基础;下午场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教学成长”,结合自身教学创新大赛经验,从教学创新报告撰写和备赛策略两方面提供实操指导。刘教授鼓励教师将备赛与日常教学结合,“教学创新不是为了比赛而设计,而是为了提升课堂质量而探索,大赛只是检验创新成果的平台。”她的分享既有实操方法,又有理念引导,让参训教师不仅掌握备赛技巧,更明确了教学创新与个人专业成长的结合路径。

围炉夜话·思想碰撞点燃智慧火花
10月10日晚,一场轻松温馨的“围炉夜话”活动接续白天的学习,刘洪霞教授与参训教师围绕“数字化时代,大学教师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边梦柯、基础数学教研室主任叶彩虹两位老师作为对话嘉宾,结合教学管理与实践经验抛出关键问题。叶彩虹老师率先提出“如何在教学中正确使用AI”的现实困惑,刘教授指出,AI应用应避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结合学科特点落地教学实践,使其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陈主任则就“如何规范使用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发起探讨,刘教授建议,可推动同一课程组教师协同使用,系统积累教学过程数据,为教学反思、评价与改革提供实证依据,逐步构建校本特色的数智教学资源库。现场教师踊跃参与、各抒己见,思想碰撞的火花在夜色中不断绽放,将全天学习氛围推向高潮。整场“围炉夜话”没有严肃的讲台界限,只有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教师们围绕数智教学中的实际难题畅所欲言,既有困惑的坦诚分享,也有经验的无私交流。刘教授的点拨则总能精准击中问题核心,用具体案例提供启发,让在场教师在热烈的研讨中不仅找到了问题解决方案,更感受到了团队协作、共同成长的激励力量,为白天的专业学习注入了更多人文温度与实践纵深。

教学创新·以AIGC赋能课堂新设计
10月11日,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王森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教学开展专题培训,上午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课程教学设计”,结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教学核心环节,系统阐释AIGC赋能课堂创新的逻辑路径与方法体系,帮助参训教师搭建AIGC与教学设计融合的理论框架;下午则侧重“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课堂实操演练”,引导教师基于DeepSeek平台,在教学策略制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实施等具体教学环节中探索AIGC工具的实际应用,并组织现场分享与互评,通过“理念讲解-工具实操-实践反馈-反思优化”的一体化模式,让参训教师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AIGC教学应用的理解,切实掌握将AIGC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操方法。

夜话AI·共探教学融合难点与路径
10月11日晚,“围炉夜话”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如期举行。围绕“AI赋能教学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部门副主任陈玲、物理教研室主任龙林两位老师作为对话嘉宾,现场教师踊跃参与、各抒己见。参训教师与专家展开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陈主任率先提出数据安全问题:“在教学中使用AI平台导入课程数据,是否存在泄露风险?”王森副院长明确建议通过建立本地文件库、调用本地化AI接口的方式,有效保护教学数据的私密性与安全性。龙林老师则就“利用AI生成图片是否涉及版权争议”发起提问,王院长指出,在学术发表等正式场景中需关注AI内容查重与版权声明,但在日常非营利性教学活动中可适度使用,同时应增强师生的版权意识。

除技术伦理问题外,教学策略的创新成为当晚另一热议焦点。叶彩虹老师代表青年教师提出困惑:“AI时代,年轻教师应如何提升课堂效能?”王院长强调教学目标清晰是根本,建议将理论知识点制作成短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时间则专注于互动研讨与知识迁移,实现“以学定教、以教促思”。边梦柯老师积极分享学习体会,表示通过培训明确了如何在AI赋能下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并将把所学方法带回本校课堂落地实践。夜色渐深,而思想的火花愈发明亮,这场对话既破解了现实难题,也凝聚了前行共识,为后续培训注入了更多实践动能。

总结展望·以创新为楫奔赴教育新程
培训尾声,陈玲副主任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培训以“素质拓展破冰启航、名师讲座理论筑基、围炉夜话启迪思维、分组研讨共创方案”为主线,构建了“体验-学习-研讨-生成”的完整研修闭环。通过四天的深度学习,教师们不仅掌握了生成式AI、智慧课程建设的前沿理念,更在实操演练与思想碰撞中提升了将数智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信心与能力。
面向未来,她呼吁教师们积极推动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鼓励教师立足所授课程,开展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创新。部门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强化校本教研,共同绘制“AI+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在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谱写育人新篇。

撰稿:宋美伦
摄图:傅璐、黎兴、屈梦迪、舒治丹、杨国卉、赵寿春
视频:杨森
审核:李雪枫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