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筑梦未来

【合|专家讲座】AI赋能课堂改革,课程驱动能力提升——探索数学基础课程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5-04-26 浏览量:

为深入推动我校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响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数理教学部于4月23日下午5点邀请重庆邮电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数学课程建设专家陈六新教授,开展了主题为“基于AI的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专题讲座。数理教学部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并围绕课程改革、教学创新与数字化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

讲座中,陈教授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特别是Deepseek等AI工具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在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方式的革新。他指出,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型学习的需求,深度融合AI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的实践经验,陈教授分享了“数学基础课程(含数学方法)+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并提出“3门公共基础课+2类竞赛+1个定向指导”的“321数学学习模式”,有效贯通数学学习路径,持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此外,陈教授介绍,重庆邮电大学数学课程建设遵循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教学研究、竞赛成果、科研转化、课堂教学、过程考核、教学平台六大维度出发,构建了全流程、可视化、数字化的教学体系。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他展示了如何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数字化课程资源、知识图谱及过程性评价机制,并结合Deepseek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的精准度与主动性。

数理教学部杨春德主任在总结中表示,部门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数学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构建覆盖“课程-竞赛-科研-平台”的教学生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本次讲座为我校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数理教学部将持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强化课程建设,着力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撰稿:赵珊 蒋观敏

摄图:赵珊 蒋观敏

(数理教学部供稿)

Copyright © 2023 - 2024  重庆移通学院 数理教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