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学物理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科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物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数理教学部于6月4日下午2点特邀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部主任潘娜娜副教授,开展了题为“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分享交流会。数理教学部物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共同探讨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

讲座伊始,潘老师分别从大学物理的课程简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近年来课程建设情况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分享。针对高校物理课程,普遍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分层教学缺失、评价体系僵化、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潘老师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例如:混合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学习、多元化考核方式等。

同时,潘教授指出,大学物理课程应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潘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分层教学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她强调:“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抽象理论‘活’起来。

此外,潘教授针对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一流课程申报等热点问题与现场教师展开互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物理教研室主任何静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讲座是推动校际教学交流的重要举措,为学校物理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部门将持续搭建此类平台,加强师资培训,推动教学团队跨校合作。加大实验教学资源投入,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助力我校物理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撰稿:王广川
摄图:霍雅洁、王广川
(数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