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筑梦未来

【綦|教学竞赛】以赛促教,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21 浏览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学校教书育人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为了贯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氛围,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热情,2025年3月19日,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在明善图书馆303教室,举办了一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的青年教师都是各教研室前期举办的教学竞赛中选拔出的优秀选手。本次竞赛特别邀请到了綦江校区校级督导员、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张红教授担任评委,部门全体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参赛教师精神饱满,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设计精心巧妙,注重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充分展现了数理教学部青年教师的风采。

蒋美学老师,以孙悟空的“穿墙术”为引子,巧妙地将学生带入光的世界。蒋老师不仅现场演示了“小球穿墙”的魔术,还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生动讲解了光的偏振现象,使抽象概念具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蒋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介绍了光的偏振在科技、环保能源及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吴小瑞老师,以“飞蛾扑火”这一自然现象为导入,生动地引导学生研究飞蛾的飞行轨迹,并巧妙引申到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教学内容。吴老师不仅通过理论讲解帮助学生会计算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通解,还运用Python编程绘制了飞蛾飞行轨迹的图像,将数学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和有趣。

宋美伦老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机密码为例,生动展示了矩阵乘法在密码学中的实际应用。她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计算演示,将抽象的矩阵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用性。同时,宋老师借此机会提醒同学们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强调了数学知识在保护个人隐私中的重要作用。

杨国卉老师以烦恼“消失术”为趣味导入,迅速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她通过精心设计的物理实验,生动讲解了马吕斯定律,将光的偏振现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杨老师结合实验演示和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强度与偏振角度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最后,杨老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忘掉烦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张小娟老师,以“闯关”形式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她通过“密码本之战”“密钥之战”和“解密行动”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生动讲解了逆矩阵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张老师巧妙地将数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引导学生运用逆矩阵知识破解密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她借助超星学习通等现代教学工具,实时互动、即时反馈,充分展现了现代教学的创新与活力。

蒋琼老师,以“三星堆的时光密码”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数学探索之旅。她通过讲解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揭示了碳14测年法的科学原理,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考古学中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蒋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推导,帮助学生理解微分方程在测定文物年代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和历史的双重兴趣。

经过激烈角逐,杨国卉老师荣获一等奖,张小娟老师、蒋琼老师荣获二等奖,宋美伦老师、蒋美学老师、吴小瑞老师荣获三等奖。

最后,评委张红教授对参赛教师的赛课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逐一进行细致指导和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并指出,此次竞赛是对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一次探索,强调思政元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常态。她鼓励教师们继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此次竞赛充分展现了数理教学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精湛的教学能力,激发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一如既往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助力青年教师争做“大先生”、研究“真问题”,努力造就更多移通“金师”“名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竞赛结束后,部门同时召开了2023-2024部门年度考核表彰大会,对在过去一年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了表彰。大会颁发了“卓越践行奖”、“实干标兵”和“课程建设工作奖”等多个奖项,充分肯定了获奖者在教学创新、课程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卓越贡献。

数理教学部副主任陈玲在最后总结发言中对青年教师比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做出了肯定,强调这场比赛不仅是教学水平的较量,更是精心雕琢每一堂课的过程,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实现教学能力的进阶与蜕变。同时表示部门表彰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希望部门全体教职工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图片:李雪枫,冯君

撰稿:傅璐

审稿:李雪枫

排版:刘亚涛

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供稿

Copyright © 2023 - 2024  重庆移通学院 数理教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