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与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基础数学教研室于2025年9-10月,以“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为主题对梁兴碧老师开展三轮磨课。本次磨课聚焦教学细节,通过多轮研讨、修改与展示,不断完善教案设计与课堂呈现,为后续高效授课奠定坚实基础。
首轮磨课:初研教案亮思路,集思广益指方向
9月24日,磨课活动首次开展时,梁老师率先向教研室全体教师详细阐述了《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教案的设计思路。从课程导入中以圆形钟表方程引入隐函数,以翼龙-2无人机精准轨迹控制引入参数方程,到新知识讲授中隐函数求导方法与参数方程求导公式的推导,再到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与作业布置的整体规划,梁老师全面介绍了90分钟课堂的教学逻辑与目标设定,重点强调了“理论推导+实际应用”的授课理念,希望通过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吴小瑞老师指出,教案中隐函数求导与参数方程求导两大模块均包含定义、例题等内容,90分钟内若要完整覆盖所有细节,可能导致每个环节节奏过快,学生难以充分消化,建议适当精简部分基础例题,聚焦重难点内容的深度讲解。叶彩虹老师认为,当前教案未明确板书与多媒体的配合逻辑,仅依赖多媒体展示可能导致学生跟不上思路,需设计结构化板书,分区域呈现定义、公式、关键推导步骤,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

二次磨课:修改完善再汇报,聚焦细节促落地
10月15日,根据首次磨课提出的意见,梁老师对教案进行了针对性修改:精简了隐函数求导中2道基础练习题目,保留典型例题与易错点讲解;同时补充了详细的板书设计方案,明确将黑板划分为“知识框架区”“公式推导区”“例题演算区”三个板块,确保重点内容可视化。在第二次磨课汇报中,梁老师结合修改后的教案,再次展示了课堂教学流程,并针对板书与多媒体的衔接环节进行了模拟演示。
汇报结束后,叶彩虹老师围绕“教学落地性”提出新的改进建议,教案中授课对象为大一理工科学生的表述较为笼统,未结合学生前期学习基础,建议补充学情分析细节,如明确学生已掌握复合函数求导、反函数求导法则,且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显函数求导,可通过复习旧知自然过渡到隐函数求导,降低学习门槛。

过关磨课:过关讲解展成果,聚焦重点显实效
10月22日,经过两轮修改与完善,梁老师迎来了第三次磨课——“过关讲解”环节。梁老师以“参数方程求导”为主题,通过15分钟的微型课堂形式展示教学效果。课堂伊始,梁老师播放翼龙-2无人机执行任务的短视频,借“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工程师如何实时判断它的飞行方向?飞行方向的变化率又该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自然引入新课内容。随后,梁老师结合结构化板书推导参数方程一阶导数公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复合函数与反函数求导法则,逻辑清晰。接着,梁老师回归翼龙-2无人机实例,给出具体参数方程,带领学生运用刚推导的公式计算出飞行方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梁老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并进一步提出拓展问题:“无人机的转向加速度该如何求解?”引发学生对二阶导数应用的思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解结束后,教研室教师们一致认为,本次微型课堂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情景引入贴合学生兴趣,板书与多媒体配合得当,成功突破了参数方程求导的教学重点,达到了磨课“过关”标准。

此次磨课活动通过 “初研—修改—展示” 的递进式流程,不仅完善了《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教案的设计,更让全体参与教师在研讨中深化了对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理念的理解。后续,基础数学教研室将持续开展此类磨课活动,以研促教、以磨提质,不断提升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与育人效果。
图片:谢国庆,吴小瑞
撰稿:梁兴碧
审稿:叶彩虹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