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我校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移通〔2024〕391号)要求,切实提升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基础数学教研室于2025年9-10月,对蒋琼老师开展了三轮系统的磨课活动。此次磨课严格遵照方案要求,以OBE教学理念为核心,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六大维度层层打磨,既要让抽象的数学理论“接地气”,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向统一。
2025年9月25日,基础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在行者楼105开展了蒋琼老师的首轮磨课活动。蒋老师紧扣《离散数学》教学大纲中 “理解命题推理的间接证明方法(CP规则法、反证法)”的目标,选定离散数学教案第5次课作为磨课课题,打磨教案。
蒋老师分析了教案与课程组统一教案的差异:学情分析不仅涵盖学生已有知识,还聚焦本节课可能的难点,深入剖析学生此前学习命题逻辑的薄弱之处,确保教学贴合学生需求;教学重难点及对应改进措施做了针对性调整;教学设计思路则顺着讲解逻辑,融入“古墓文物失窃案”背景,教学过程也同步跟进修改,让整体设计更连贯。
蒋老师分析结束后,基础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教案细节展开深入研讨,并针对优化方向提出具体建议。叶彩虹老师建议精简引例“古墓文物失窃案”的文字内容,将其转化为更直观的呈现形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门槛;吴小瑞老师提议设计专属教学板书,为教案增添个人教学特色;张佳宁老师则建议补充教学反思模块,进一步完善教案的完整性。

10月15日,基础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于行者楼105,参与蒋老师的第二轮磨课。蒋老师充分吸收首轮磨课反馈,在本次教案中新增教学板书与教学反思模块,并将课程引例中的关键信息梳理成表格形式,进一步优化了教学呈现。
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教学细节提出具体建议。叶彩虹老师指出,学情分析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梳理需更贴合实际,应明确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例如学生运用直接证明法时,对等值定律与推理规则的掌握不够熟练。吴小瑞老师则建议,板书设计需突出教学重点,可通过不同颜色的字体进行区分,增强知识点的辨识度。

10月22日,数理教学部无教学任务的教师在行者楼106,参与蒋老师的最后一轮过关磨课。本次磨课要求从教案中截取15分钟内容进行试讲,蒋老师以 “古墓文物失窃案”为趣味切入点开启课程。
试讲环节,围绕“古墓寻踪—小组推演—古墓失窃推理报告—复盘古墓文物失窃案”四大模块展开,层层递进揭开案件的逻辑谜团。同时,通过“寻找联结词—命题符号化—分析推理”三个核心步骤,将抽象的逻辑知识具象化,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试讲结束后,叶彩虹老师指出,讲解过程中,声音有时候需要抑扬顿挫,同时引例“古墓文物失窃案”的案件背景可以考虑制作成对话框的形式。

此次磨课经历,看到了一堂课程从“雏形”到“完善”的过程,意识到了在教学与教研中,要以更严谨的态度打磨细节,以更开放的心态吸纳建议,以更聚焦学生的视角优化设计。未来会将这份收获融入教学工作,在“磨课”中成长,在“研讨”中进步。
图片:谢国庆、吴小瑞
撰稿:蒋琼
审稿:叶彩虹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