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数理教学部物理教研室于2025年5月组织开展了蒋美学老师《大学物理(A)》课程“动生电动势”专题三轮磨课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程组研讨、教研室打磨及班级实战试讲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着力打造科学严谨、生动高效的物理课堂。
首轮研讨:聚焦理论本质,优化教学设计
5月5日,课程组在行者楼105开展首轮磨课。蒋美学老师以“动生电动势”为核心,通过导线切割磁感线的经典模型,系统推导了电动势的表达式,并分析其物理意义。讲解结束后,与课程组各位老师进行座谈讨论,相互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同时老师们也各抒己见,对磨课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赵寿春老师提出,在教学内容开展前,旧知识的回顾一定要能结合当前内容展开,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能有所引导。朱玲老师指出,可以在最后增加一点高阶性的内容,如与该内容相关的最新成果或科技研究,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胡潇月老师指出,在进行学习通习题练习的时候,可以将难度适当降低,让学生能更多的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并突破其难点。首轮磨课为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轮深化:融入课程思政,强化科学思维
5月7日,物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在行者楼102参与蒋老师的第二轮磨课。蒋老师新增了我国风力发电机中动生电动势的应用案例,并提出清洁能源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吻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龙林老师提出需加强课堂互动,增加课堂的整体活跃气氛。杨国卉老师建议增加动画演示,动态展示导线切割过程中的电荷分布变化,化解抽象问题。

三轮实战:师生共研,打造活力课堂
5月13日晚上第9节课,蒋老师在行者楼504进行公开课展示。课堂以“风力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提问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能如何转化为电能。通过导线向右运动时电动势的计算,推导得出动生电动势的表达式。蒋老师结合学习通平台习题练习实时反馈,针对性讲解易错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动生电动势基本概念,体现“学以致用”理念。

课后,学生通过扫码问卷,为本次教学改进提供了真实的反馈。评课环节,龙林老师首先给予磨课教师高度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得当,教学互动环节丰富,教学重难点突出。但也有一些细节需要进行加强,如板书设计时重点内容和习题部分需要作以区分,某些知识内容的表述要多注意表达方式,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其深度,同时要注意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深度和广度。廖其力老师指出,在讲解相对应课堂习题的时候要更多的引导学生从刚刚新学的知识内容来思考。郭姗姗老师指出,在课前让学生默写公式后,应当及时对学生的默写情况进行评价,方便学生后续的巩固和学习。本轮磨课自然渗透课程思政,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共进的目标。

以磨促教,践行育人初心
本次磨课活动以“动生电动势”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推导、例题讲解与案例拓展的融合,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数理教学部物理教研室将持续推进教学研讨常态化,助力教师成长,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
图片:朱 玲
撰稿:蒋美学
审稿:朱玲、龙林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