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筑梦未来

【綦|教研活动】三轮磨课精雕细琢,思政融合提质增效----应用数学教研室教师磨课活动

时间:2025-06-10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积极响应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进一步全方位深化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一体化改革创新,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应用数学教研室于2025年4月-5月对傅璐老师开展了三轮主题为“偏导数”的磨课活动。通过课程组集体研讨碰撞思维火花、教研室专业指导精准把脉、部门评审严格把关等多元形式,对教学设计与授课全流程进行精细化打磨,全力推动教学理念革新、内容重构、模式升级与手段创新,为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筑牢根基。

首轮磨课:聚焦教学设计,锚定提质方向

4月16日,傅老师在行者楼104教室启动首轮磨课。她首先详述本节课的OBE教学目标,随后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点,抛出“利用AI大模型,偏导数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何应用?”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知识讲解环节,傅老师先回顾一元函数导数的定义,再运用类比的方法,逐步推导出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与随堂练习加深学生理解。讲解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几何意义时,她借助GeoGebra软件,以直观的动态演示辅助教学,完整呈现了教学流程。

在教研讨论中,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被逐步梳理清晰。课程思政元素在融入教学内容时稍显生硬,部分PPT表述也存在不够严谨之处。面对这些问题,参与研讨的教师们围绕教学优化展开热烈讨论,纷纷提出独到见解。边梦柯老师聚焦课程思政,建议以更自然巧妙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点讲解,让价值引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课堂;张小娟老师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出发,提出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偏导数计算法则,通过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田坚老师则着重强调课堂互动性的提升,倡导增加多样化的师生互动环节,打破单向知识传递模式,让课堂氛围更具活力。首次磨课为后续教学改进锚定了清晰方向。暴露出的问题与老师们的宝贵建议,成为优化教学方案、提升课堂质量的重要起点,为打造更优质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轮磨课:深挖改进方向,助力教学提质

4月23日,高等数学课程组在南州食堂414办公室组织开展第二轮磨课。傅老师根据第一次磨课收集的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整改。

尽管有了显著改进,课程组的老师们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依然从专业视角出发,围绕教学细节展开深度探讨,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叶彩虹老师着眼于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结,提出:“可以给例题赋予偏导数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应用背景,比如在三维建模、图像渲染中的实际运用场景。”她认为,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并非抽象的符号游戏,而是实实在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实用工具,从而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热情。吴小瑞老师深耕教学内容的逻辑编排,建议侧重讲解二元函数在某点处的偏导数,这是学生理解后续知识的关键基础。对于偏导函数的概念,简单提及即可,避免在首次接触时让学生陷入过多概念的‘迷雾’,分散学习注意力。此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重点,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体系。谢国庆老师则关注教学节奏的把控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他指出:“偏导数的几何意义相对抽象复杂,可以拆分至后续单元集中讲解。这样既能减轻单次授课的知识负担,也能让学生在更充裕的时间里,结合更多实例与练习,深入理解这一重要概念,避免因知识密度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在这场充满智慧碰撞的第二轮磨课中,傅老师的精心整改与课程组老师们的专业建议相得益彰。每一条建议都是对教学品质的执着追求,每一次探讨都是为打造更优质课堂的不懈努力,为高等数学教学的持续精进指明了方向。

三轮磨课:两轮打磨筑基,过关磨课提质

经历两轮打磨后,5月20日,傅老师在明善图书馆407教室迎来了部门“过关磨课”。本次活动由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边梦柯老师主持,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全体无课教师现场观摩指导。课堂上,傅老师首先展示了同学们在学习通上关于偏导数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应用的讨论,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在知识讲授环节,她带领同学们回顾一元函数在某点处导数的定义,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出二元函数在某点处对x的偏导数的定义,同时,以学生主体,启发学生推导二元函数在某点处对y的偏导数的定义。此外,在讲述偏导数的记号时,傅老师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融入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偏导数计算教学中,她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方法,并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应用案例深化理解。课堂上,傅老师利用学习通开展实时抢答,结合板书演算与学生上台演示,课堂互动频繁,教学效果显著。

课后评估中,边梦柯老师肯定了整体教学设计与氛围,赞赏思政引入自然,以偏导数的记号引出“台湾与中国关系”的思辨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她也从精益求精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指出例题的专业应用背景还需再深入推敲打磨,让每一道题都能精准契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际需求,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践价值。罗浩智老师则将关注点聚焦于教学表达层面,建议授课过程中,语调的抑扬顿挫可以进一步加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节奏,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在讲解重难点时,通过语调的变化强化知识的层次感,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脉络。此次过关磨课,既是对傅老师前期两轮教学打磨成效的全面检验,也是数理教学部集体教研智慧的又一次凝聚。

此次三轮递进式“偏导数”专题磨课活动,以螺旋上升的教研模式精准锚定教学重难点。通过深度研磨与实践迭代,既助力傅老师实现教学设计创新突破与课堂驾驭能力质的飞跃,也激活了数理教学部教师群体的协同研修生态,形成“共研、共学、共进”的专业成长共同体。

图片:童画 刘亚涛 屈梦迪

撰稿:傅璐

审稿:边梦柯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

Copyright © 2023 - 2024  重庆移通学院 数理教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