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筑梦未来

【綦|教研活动】深耕课堂韵,笃行育才志----应用数学教研室教师磨课活动

时间:2025-06-12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打造高效课堂,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应用数学教研室于2025年4月-5月对屈梦迪老师开展了三轮主题为“多元复合函数求导链式法则”的磨课活动。通过课程组集体研讨、教研室专业指导和课堂实战试讲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精雕细琢,为构建高质量课堂提供坚实保障。

课程组磨课:聚焦教学设计,锚定提质方向

4月23日,高等数学课程组在南州食堂414办公室启动首轮磨课。屈老师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回顾一元函数链式法则,结合类比法推导出多元形式,并紧扣数据科学专业需求,引导学生探索其在专业中的应用,借助实例与练习深化理解。

在教研讨论中,教学环节的优化成为核心议题。通过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不够自然、PPT表述存在疏漏等问题被精准靶向。针对这些症结,参与研讨的教师们各抒己见,碰撞出诸多创新性思路。叶彩虹老师以“润物无声”为理念,主张将思政元素与知识脉络深度融合,通过情境化叙事实现价值观的春风化雨;张小娟老师立足思维培养维度,提出构建“自主探究-协作归纳”双轨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推导三元复合函数链式法则的过程,激活高阶思维能力;吴小瑞老师则聚焦课堂生态的重塑,建议引入案例研讨、分组辩论等互动机制,推动知识传递从“单向灌注”转向“多维共生”。首次磨课不仅暴露了改进空间,更凝聚了集体智慧,为后续教学方案提供了精准优化的航标。

教研室磨课:深挖改进方向,助力教学提质

4月29日,屈老师在行者楼105组织开展第二轮磨课。她根据第一次磨课收集的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整改。

教研室的老师们从专业视角出发,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边梦柯老师着眼于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结,提出:“可以给例题赋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应用背景,比如在边际分析、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等。”她指出,这一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打破对数学的固有认知——数学并非孤立于生活的抽象符号堆砌,而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并反哺现实需求的实用工具。通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结,能有效点燃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其背后的逻辑与应用价值。程龙老师深耕教学内容的逻辑编排,建议在复习一元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时选择好例题类型,这是学生理解后续知识的关键基础。张小娟老师主张通过对比不同解法优劣的实例,动态把控课堂节奏,她指出:“多元复合函数求导实际上也能用我们上学期所学的一元复合函数求导来计算,也就是直接带入,但是有些情况不适用这种方法,就需要运用我们这节课的知识来求解。”教研室通过细化案例、优化习题梯度、强化互动设计,将数学理论深度融入专业场景,确保学生既能掌握原理又能灵活应用。

课堂磨课:两轮打磨筑基,过关磨课提质

经历两轮打磨后,5月13日,屈老师在行者楼305教室迎来了部门“过关磨课”,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全体无课教师现场观摩指导。她首先系统梳理一元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通过类比迁移的数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二元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并推导三元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实现知识体系的螺旋式深化。在计算教学中,她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方法,总结出链式法则的口诀,助力学生构建便捷的思维工具。 随后结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特点,抛出“寻找多元复合函数的导数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的问题并给出结合实际背景的例题,搭建起数学理论与专业领域的认知桥梁。教学过程中,她灵活运用学习通平台随机选人功能激活课堂氛围,结合传统板书动态演算与学生上台实践演示,形成师生多维互动、理论实践交融的教学生态,最终实现知识内化高效达成与课堂效能显著提升。

课后评估中,边梦柯老师肯定了整体教学设计与氛围,但是在专业术语的表达上不够严谨,语调有点平且语速稍快,建议语调的抑扬顿挫可以进一步加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节奏,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雷成渝老师则将关注点聚焦于板书,建议提前规划好板书设计,通过不同颜色的标注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脉络。

本次“多元复合函数求导链式法则”专题磨课活动,以阶梯式深化教研路径为纽带,通过三轮层层递进的实践探索,精准锁定教学重难点。通过深度研磨与实践迭代,教师们打破单打独斗的壁垒,以集体智慧重构教学蓝图,让经验之树扎根科学土壤,催生出更高效、更创新的课堂生态。

图片:童画 傅璐

撰稿:屈梦迪

审稿:边梦柯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

Copyright © 2023 - 2024  重庆移通学院 数理教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