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筑梦未来

【綦|教研活动】数理核心课程验收,精准把脉引领航向——数理教学部成功举办第一批核心课程验收会

时间:2025-06-13 浏览量:

2025年6月10日,綦江校区数理教学部在南州食堂415室召开了核心课程验收工作会议,此次验收会由特邀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孝庆副教授,数理教学部陈玲副主任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验收专家组,对吴小瑞老师《微积分(1)》、叶彩虹老师《微积分(2)》、周桐辉老师《大学物理(A)》三门核心课程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评估。

核心课程《微积分(1)》:案例创新与思政融合并进

在对核心课程《微积分(1)》的验收过程中,吴小瑞老师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其教学大纲里“极限运算”的三维目标分类,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得到了唐孝庆老师的肯定,其中“桥梁悬链线方程”的工程案例生动且实用,通过实际桥梁工程中的数据和模型,直观地感受到微积分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强大作用,展示了微积分的应用价值。

陈主任在验收中指出,课程在思政融合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建议融入“中国古代极限思想”,以此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唐老师进一步总结道:“课程案例的可视化表现非常突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但思政元素的融入还不够深入,需要从‘建议层’正式融入教案正文。比如在‘导数概念’章节,可以增设‘祖冲之圆周率计算’的历史案例模块。祖冲之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他在圆周率计算方面的成就领先世界数百年,通过这个案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还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探索精神。”

核心课程《微积分(2)》:教案规范与案例本土化双突破

叶彩虹老师《微积分(2)》的教案堪称典范,其中“1.1 平面图形面积”的两级标题格式简洁明了、层次分明,为数学类课程的教案编写提供了优秀的模板。然而,在案例库审查环节,唐孝庆副教授发现“经济建模”模块存在西方案例占比过高的问题,达到了70%。他强调,过多的西方案例不利于学生了解国内经济实际情况,要求补充“乡村振兴数据统计”等国内实例,以增强学生对国内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陈主任在总结中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评估要求,将国内案例占比提升至50%以上。建议从西部乡村产业数据中开发‘定积分在产值预测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微积分知识,解决国内实际经济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核心课程《大学物理(A)》:题库优化与工程思政融合

周桐辉老师《大学物理(A)》的题库建设成果显著,“电磁感应”章节按“概念题-计算题”的科学分类,得到了物理教研室主任龙林老师的认可。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在“机械波”授课中,“港珠澳大桥振动监测”案例更是亮点十足。通过展示港珠澳大桥在振动监测方面的实际数据和案例分析,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识在重大工程中的关键作用。

专家团队联合对周老师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题库需完成近5年试卷的整合工作,删除课堂测试题,并标注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使题库更加规范、科学;“量子力学”章节需新增“墨子号卫星量子纠缠”的物理原理解析模块,让学生了解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先成果,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科学探索欲望。

验收组总结:明确问题,规划整改

在最后总结中,唐老师对三门课程进行了总体诊断:“三门课程呈现出‘数学重逻辑、物理重应用’的鲜明特色,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课程思政方面,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工程案例多人文案例少、现代案例多历史案例少、西方案例多中国案例少。这不仅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爱国情怀。”他建议构建“科技成就、数学史、工程实践”三类思政元素分类库,将各类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陈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本次验收不仅是对三门核心课程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我们提升课程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我们要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认真落实专家提出的整改建议。接下来,我们将建立‘双周整改例会’制度,每门课程指定教研室主任负责督导,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次验收通过“一课一策”的精准评估,不仅有效解决了课程材料规范、案例本土化等具体问题,更形成了“主讲教师负责+教研室协同+跨学院专家指导”的课程建设新范式,为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提供了数理学科的实践样本,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片:冯君 谭鸿杰

撰稿:李雪枫

审稿:陈玲

排版:刘亚涛

数理教学部供稿

Copyright © 2023 - 2024  重庆移通学院 数理教学部 版权所有